您的位置:聚焦>正文

江苏常州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孙嘉隆 许晓星 科技日报记者 王 怡 

    8月16日,记者从江苏理工学院获悉,该校针对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技术瓶颈,与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拆解与循环利用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在国内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


(相关资料图)

    这是江苏省常州市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常州市要以‘无废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循环型城市建设,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在多领域形成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样板;同时,要完善工作体系,形成操作性强、支撑性强的具体措施,加速培育再生资源利用与循环产业群体,以高水平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擦亮常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表示。

    不断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

    记者从常州市工信局了解到,近年来,常州通过转换发展赛道,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形成 “发电—存储—输送—利用”产业闭环形态。目前,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在常州落户,其中2家为中国总部。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五分之一,占江苏省总销量的二分之一,产业链完整度达97%。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预计实现产值超2800亿元。

    常州市制造业的高密集度,以及光伏、新能源产业等集约发展,也给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新挑战。如何实现产业绿色发展与再生资源利用,成为该市的重要工作。

    对此,盛蕾表示,要提高认识,始终坚持绿色、集约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强化举措,加快技术迭代升级,系统研究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布局,增强产业间的耦合共生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2022年12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统筹布局,遵循和应用固体废物管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本原则,围绕城市发展定位,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按照“一调、两控、三转”的建设路径,推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提升固体废物现代化治理能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美丽常州、生态中轴”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据了解,到2025年,常州将完成“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并在此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与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医疗废物、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固体废物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减轻到最小。

    推进减废增效绿色化转型

    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布局“无废产业”,是常州“无废城市”建设中的一大亮点。2022年以来,该市加快培育壮大高端装备、绿色精品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废强度低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降低工业产废强度。

    特别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高端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产业集群,碳复合材料等高成长性产业,常州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上下游废物利用产业,提升产业“含绿量”。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工信局、市住建局等政府机关单位,把健全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作为发力点,推动建设符合规范且满足需求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实行工业固废安全分类存放。同时,引导企业提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能力,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产业与绿色建材、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耦合发展,以及推动光伏组件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促进粉煤灰全量使用,提高废钢、脱硫石膏使用比例。

    今年以来,常州突出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动力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无废循环发展产业链。

    记者在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厚德再生)采访时了解到,该公司着力打造园林景观用再生有机树脂复合型材特色产品,开展了全方位的产品技术、工艺引进及品牌战略合作,主动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废树脂粉末协同干膜废料复合材料化技术项目,产品实现了有机树脂类废物的无害化、全组分、高值化利用。

    打造特色无废循环发展产业链

    目前,深化产科教融合创新,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常州高校自觉的行动。江苏理工学院围绕服务地方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设计制造—过程污染控制—环境末端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整合优化学科专业,构建了能够为制造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交叉学科体系,形成以“再生”为学校特色名片的产教融合和科技创新格局。该学院并先后承担联合国UNDP环境专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

    据介绍,该校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科研团队长期从事电子废弃物、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及专用装备开发。迄今,其获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转移转化成果50余件,参与制定和起草行业团体标准、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发展规划等3项。

    “我们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面存在钝化SEI膜及含锂盐而导致石墨纯度低、晶体结构损坏等问题,开发出粉碎筛分—自动化造粒—高温热处理技术,实现SEI膜分解及石墨材料结构修复,制备出高纯度石墨材料,纯度达99.5%,库伦效率大于90%。”江苏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叶招莲说。

    常州厚德再生董事长王怀栋介绍,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采用先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将有机树脂类废物全部转化为生产型材的原材料,整个工艺过程中无原材料的损耗和浪费,实现了有机树脂类废物的全组分利用。2022年,该公司再生有机树脂复合型材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2.5%以上。

    王怀栋表示,废物处理要突破瓶颈制约,关键在于注重科技创新和重大创新平台支撑。近年来,公司以“人才资源”为公司核心战略资源,深化产科教融合,先后成立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第四批产教融合试点企业、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发机构及科研平台。

    同时,该公司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依靠科技人才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树脂类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潜在独角兽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如今,和常州厚德再生一样在江苏常州从事再生资源利用与循环的企业越来越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