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市场>正文

野战医疗队加速向战转型

清晨,许啸早早来到诊疗室。作为第74集团军医院骨科主任,许啸在每个坐诊日都要接诊许多患者。

许啸格外珍视诊疗室里的坐诊时光。更多时间,这名基层军医的身影出现在火热的演兵场。

那一年,各级医院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在上级筹划下,许啸所在医院组建野战医疗队。在对人员编组的过程中,许啸成了一名野战医疗队队员。


【资料图】

从那以后,许啸和战友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向战加速度”。

幕后·台前

准备打仗,先向“临床思维”开刀

野战医疗队组建后,战场训练课目日渐成为该医院训练场上的“重头戏”。

走出诊疗室,走上训练场,这种全新的节奏,给许啸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临床角色”的标签越来越淡,“战斗角色”的标签越来越深。

一次演练,一名“伤员”突然从身上掷出一枚“手榴弹”,正在护送“伤员”的医护人员吓了一跳。平时习惯了“拿手术刀”的他们压根想不到,还有如此紧张的场面……那场演练,数人被导调组当场判定“阵亡”。

手榴弹没有真的炸响,却把医护人员给“炸醒”了。导调组给野战医疗队设置的这道“考题”引人深思:假如战场上遇到类似的伤员,应当如何完成救治?

战场模糊却又清晰,看似遥远却近在眼前。伴随着导调组的宣判,这枚手榴弹在队员的心中一次次“炸响”。

“如今野战医疗队有了,也经过了专业训练,但大家脑袋里根深蒂固的还是‘临床思维’。”演练后复盘,该医院党委深刻反思:过去医护人员身居“幕后”,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如今走到“台前”,是否欠缺应有的战场思维?这种思维代差,才是导致“阵亡”的根本原因。

野战医疗队手术组组长、该医院普外科主任甘成军这样总结:对于一名外科主刀医生来说,手是至关重要的。野战医疗队组建初期,大家都很重视“手”上功夫的练习,却忽略了这样一个真理——最深刻的变革应从头脑开始。

要跟上部队转型步伐,必须适应转型带来的变化;攀上思维的山峰,才能眺望不一样的风景。为了锻造适应多样化作战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他们决定来一次思想大起底,结合演训比武中的案例,一个个关乎打赢的问题被“挖”出来。

讨论中,队员们纷纷说出顾虑:“在医疗领域,我们救治的目标是‘临床治愈’;在战场上,我们却没有充裕的救治时间,如何保证良好的救治水准?如何保证伤员不因运送遭受‘二次伤害’?”

边研究边训练,边实践边论证。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不符合实战的“临床思维”被一一清理。

“准备打仗,先向头脑里的‘临床思维’开刀。”该医院卫勤处处长杨北宜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实战化练兵最忌“一曝十寒”,战场思维的确立和巩固需要久久为功,让医护人员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远比学到技能更可贵。

求近·务远

练兵备战,学会“由表及里”用药

时针指向深夜12点,窗外格外寂静。

急诊科里,张宇仍坚守在岗位上。外人很难想象,这位急诊科护士长是野战医疗队“过床毯”课题的设计者之一。

作为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员,过往的演训经历,让张宇逐渐意识到:将伤员从传统担架转送到临时病床,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这让张宇萌生了设计一种辅助器械的想法。

“摸着石头过河”并非易事。课题启动之初,就有人质疑:“野战医疗队队员的中心任务是搞训练,没有实战经验就想搞发明,谈何容易?”

张宇不为所动,认定从书上看来的一个道理:登山的路径有无数条,人们会选择更近的那条路;攀登事业“顶峰”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逢山开路、披荆斩棘。

“舍近求远”需要勇气,更要有超乎寻常的毅力。张宇和战友反复论证,精心选材,终于设计出一种“过床毯”。经试验,其不仅能提高伤员转运效率,还可减少伤员痛苦,被成功推广。

实践出真知。在医护人员传统理念中,医学问题“五花八门”,能快速、高效地解决病人痛苦的,便是优秀技术。但战场经历一再提示他们,险情难以预测,为了打赢这个目标,走捷径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从“伤员登记”到“路标指示”,从“场区设置”到“警戒防卫”,野战医疗队在大项任务中锤炼能力,潜心研究课题,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收获1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战救技能要在实战中积累,这就好比‘医生用药’,不能‘头痛医头’,而应‘由表及里’用药。”许啸深有感触地说,这个过程需要使命感,更需要“防患于未然”的远见。

该医院卫勤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实施“统管共用”机制,要求科室主任和医护人员下沉到各兵种作战旅、营、连,开展培训和交流,更好融入作战指挥链条。目前,已有好几批“统管共用”卫勤骨干实现轮换,半数卫勤骨干有了“下沉经历”。

说起“下沉经历”的重要性,该医院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长、心肾内科主任范智文认为,通过融入作战部队,大家更好地掌握野战需求,提升了卫勤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该医院跨科室交流培训、跨专业交叉授课成为常态,多数野战医疗队队员都有轮岗经历,具备多专业的常识和技能。

“作为科室里的一名军医,业务过关是胜任岗位的关键;作为一名野战医疗队队员,打赢的使命需要我们具备更多能力。”该医院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组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曾超说。

独行·同行

转型跨越,锚定“三栖卫勤尖兵”强能

铁翼飞旋,野战医疗队队员搭乘陆航运输直升机狂飙猛进。发现“伤员”,他们一跃而下,一气呵成完成任务。

“如今,野战医疗队实现了海陆空‘多维后送’。”该医院领导告诉记者,经历实战化练兵,医生、护士逐渐适应战斗员角色,朝着“三栖卫勤尖兵”的目标奋进。

这个目标由来已久。那年,上级抽组该医院野战医疗队参训,队员出发时信心满满,上了直升机才发现,战机飞行颠簸,飞行员指令难以听清。

“军事斗争领域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的大潮淹没。”该医院党委认识到,军队医院只有加速完成从“保平时”到“保战时”的蜕变,携手多兵种进行体系练兵,才能锻造一支适应海陆空多种投送方式的“三栖医疗队”,为履行使命提供有效支撑。

目标牵引着这支野战医疗队,把眼光放在更高处、更深处、更远方。他们结合任务统筹,融入作战体系,持续推进卫勤训练;结合演训比武等时机,探索野战卫勤模块化训练;派医护人员到各兵种交流培训,将医疗骨干与军兵种保障官兵有机整合,提升体系协同能力……

去年9月,医院派出医护人员,跨越千里与海军某部、陆航官兵一起训练,完成开设舰上救护所等任务,拓展了“快艇+直升机+医护人员”海上搜救伤员模式。

前不久,他们抽组医护人员融入直升机分队,组建“空中医疗队”参加演练,医护人员与飞行员研讨“直升机加改装医疗设备、开设空中救护所”等作战课题。

乘机搭舰风卷浪,万里征途云映月。今年以来,他们先后与多支部队携手开展课题攻关,任务足迹跨越高山密林、深海大洋,走出“家门”练兵的融合脚步愈加稳健。(陈典宏 罗弦 李振强)

相关阅读